趁新年教孩子理財好行為

親子理財
爸媽錦囊
教小朋友理財
儲蓄
利是錢


教孩子理財最理想及「入腦」的方法,是利用日常生活的例子,讓他們親身去體會及思考當中的概念,農曆新年就是其中一個學習好時機,因為從辦年貨、入利是以至拆利是都涉及金錢及相關的知識。

尤其在現今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,孩子「親手」接觸金錢的機會愈來愈少,父母不妨參考以下的建議,趁孩子親手拿著利是錢之際,與他們上一堂新春理財課。

認識貨幣

4- 6歲小朋友:
即使你的子女年紀尚小,仍未懂得消費,也可以讓他們一起入利是或拆開利是,讓他們認識金錢的作用,了解香港的貨幣,包括它們的形狀及顏色等。

7-11歲小朋友:
可引導他們認識不同面額貨幣的特徵,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,計算總金額及找續,也可進一步了解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。

財分三份

4- 6歲小朋友:
教導子女所收到的利是錢或零用錢不可以全數拿去買東西,而是應該將一部分儲起來。

7-11歲小朋友:
鼓勵子女實踐「財分三份」的用錢原則﹕即是將金錢分為儲蓄、捐獻及消費。可利用投委會「利是錢收支計算機」記錄所收到的利是錢,先撥出一部分金錢作儲蓄,再計劃分配如何分配餘下的金錢作消費及捐款之用。

先儲蓄後消費

4- 6歲小朋友:
以簡單例子如保留一些糖果以後想吃時可再吃,去引導子女明白儲起利是錢的作用就是留待日後有需要時用。也可為子女準備錢罌,請他們將部分利是錢或零用錢放入錢罌,平日也可定時與他們數數錢罌內的金錢,體會儲蓄會慢慢增加。

7-11歲小朋友:
與子女用投委會「至SMART儲蓄手冊」,一起訂立真正屬於他們的儲蓄目標,鼓勵他們努力完成儲蓄大計,感受靠自己努力達到目標的滿足感,培養「先儲蓄後消費」的習慣。家長可以教孩子以SMART原則設定儲蓄目標,制定具體、可量度、可達到、實際可行和有時間限制的目標。

消費大原則﹕想要及需要

4- 6歲小朋友:
不妨趁子女吃全盒的糖果及小食時,教導他們認識「需要」及「想要」的分別。提醒他們「需要」是一些生活上的必要消費,例如吃飯、飲水等;沒有「想要」的物品,生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,可能只是短暫影響心情。

7-11歲小朋友:
可以例子如衣服,去引導子女思考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是屬於「想要」或「需要」。舉例說:假如衣櫃已有稱身及不同款式的外套,但你想為新年買一件卡通人物外套,這件外套就是「想要」;如果在冬天時,你沒有足夠或稱身的禦寒外套,那就是「需要」了。

教子女理財,要提供實踐的機會,也要給予他們尊重與信任。引導子女在消費前先制定預算及清單,如果他們在預算消費的金額範圍內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,家長應尊重小朋友的選擇。

與人分享

4- 6歲小朋友:
可以故事引導子女明白幫助別人會感到快樂,鼓勵他們將部分的利是錢捐給慈善機構。

7-11歲小朋友:
鼓勵子女訂立及實行愛心大計,讓他們決定捐助的對象,坐言起行將部分的利是錢捐出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 

建議活動:

齊來數利是:   
與孩子一起使用投委會「利是錢收支計算機」 ,讓他們輸入利是錢總額、打算儲蓄的利是錢及計劃的開支,計算機會自動計算盈餘,知道利是錢能否應付計劃的開支。

 

更多:

網上遊戲:錢家賀年三件事

 

2025年1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