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思金融網紅意見

投資
學投資
社交媒體
金融網紅

發布者: 錢生06/05/2024

金融網紅興起,一些深受歡迎的金融網紅隨時坐擁過百萬追隨者,影響力不容小覷。由於金融網紅發布的內容,可能會涉及投資指導、推廣,甚至特定建議,因此我們在處理他們的訊息時,應慎思,勿輕率地跟隨他們的意見做投資。

做投資時,我們很多時需要尋求專業的投資意見。過去,我們會找投資顧問,現在,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會轉向金融網紅。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世代,資訊流通,我們確實較過去容易獲取投資意見。然而,投資意見是重要的資訊,是否容易得到是一個問題,是否有用又是另一個問題。

要有趣也要有質素

成功的金融網紅通常能夠把投資理財說得生動有趣,他們會加入各種視聽效果,以及互動和遊戲元素,增加內容的吸引力。如果我們抱著消閒娛樂的心態收看金融網紅的內容,那麼我們只要考慮有關內容的趣味性就足夠了。然而,若果我們會用金融網紅的投資意見,作為投資的根據,那麼我們就要考慮有關投資意見的質素。

投資意見和推介的背後需要有大量的分析和數據支持。無論是看傳統的分析員,還是金融網紅的投資建議,我們都需要仔細了解背後的分析和理據。金融網紅不需要考牌,也不需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。假使金融網紅沒有相關牌照、專業資格、學歷和工作經驗,那麼,我們就要小心評估他們的投資意見是否可信和可靠。聽信一些錯誤的投資意見,有機會增加我們的投資風險。

分享定推銷

分享是社交媒體的主要特點,我們可能會假定金融網紅發布的內容都屬於個人分享,未必會思考其動機。金融網紅發布的內容有可能隱藏推銷。若果金融網紅就推銷某些投資產品而收取報酬、佣金或贊助,卻沒有作出相關披露。那麼,追隨者將難以判斷有關內容是否客觀和持平,會有被誤導的風險。

投資騙案

投資意見向來需求殷切,過往不少騙徒看中此點,在社交媒體上假藉分享個人經驗和心得,提供一些投資資訊和貼士,營運投資騙局,例如「唱高散貨」。在追隨金融網紅和投資群組時,我們需要留有關的騙局風險。

常說投資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,需要考慮自身情況,例如投資目標、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年期等,並要有獨立的分析。對於金融網紅的投資意見,我們可以拿來作參考,幫助自己分析,但就不要盡信。如有需要,可以參考和比較不同金融網紅的意見。

CFA協會和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學會於今年3月舉辦題為「金融網紅興起為投資者帶來的機遇與風險」的投資者網上講座,從多個角度探討金融網紅市場,並讓投資者了解在參考金融網紅意見時需考慮的相關因素。各位如有興趣,可以收看講座的影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