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A鍾情投資磚頭,與他談天,話題很多時離不開物業。近日,我們談到一個懷疑是集體投資計劃(CIS)的物業投資。

同事A: 買住宅,買舖位就見得多,但買學生宿舍單位就很少見,這類物業投資都幾特別。

錢生: 除了學生宿舍,近年我也見過一些涉及酒店、商場、度假村和護士宿舍的物業投資項目,不過,這些投資其實有可能屬於《證券及期貨條例》下的CIS。

同事A: CIS是甚麼?

錢生: 簡單來說,CIS通常會匯集不同投資者資金,投資於由營辦者統一管理的資產組合,例如我們平時做的投資如投資基金、強積金和房託基金。

了解構成集體投資計劃的相關元素

同事A: 原來如此,之不過,物業買賣似乎與CIS扯不上關係啊﹗

錢生: 其實,一項物業銷售或投資項目會否構成CIS,要看很多因素包括物業怎樣管理。假如投資者對自己所買的物業沒有日常控制權或營運決策權,那些物業投資便可能是CIS。

同事A: 可否再說多一點?

錢生: 如果一項物業投資屬CIS,它們一般會由管理公司統一所有物業單位的日常管理,以為投資者帶來回報。因此,計劃可能會帶有「購買作出租」或「購買後租回」的特點,方便集中出租。對於一些會影響投資者利潤的重要決定,例如選擇租客、制定出租條款,以及租金金額等等,投資者不會有話事權。

同事A: 如果這些物業投資屬於CIS,在本港銷售會有甚麼規管?

錢生: 在現行監管下,CIS要得到證監會的認可,才可以向香港公眾公開發售。未經認可的CIS一般只可以售給專業投資者。對於一些未經認可的投資安排,由於有關安排本身及其銷售文件未經證監會認可,產品本身未必適合香港公眾之餘,產品披露也不一定清晰和完善,散戶投資者或許不能得到適當的保障。

如投資者要投資房地產CIS,本港上市的房託基金,即REIT,會是一個選擇。